一位第二胎寶寶已經四個月的媽媽
第一胎因為婆婆幫忙坐月子,婆婆一直唱衰媽媽沒奶,且搶著照顧小孩,壓力導致媽媽無法順利哺乳
第二胎決定選擇月子中心,且覺得有點昂貴,所以孩子放嬰兒室好好休息,想看孩子時再請嬰兒室將孩子推到房間,大部分時間都在擠奶、偶爾會嘗試親餵
而寶寶在滿月離開月子中心後自己選擇親餵,拒絕奶瓶及配方奶(好樣的!)
但媽媽表示寶寶會在吸吮一陣子後亂咬掙扎導致乳頭受傷,且含上乳房時相當疼痛
同時,雖然滿月回家後都親餵,但媽媽覺得親餵後乳房還是很腫脹,會在親餵後再擠奶,且可以擠出180-190ml
媽媽還經常請擔任泌乳師的表姊幫忙按摩疏通乳腺,這位泌乳師表姊說媽咪水分攝取不夠、奶水比較黏,乳腺會容易堵塞
所以媽咪更勤加擠奶,很怕乳腺阻塞
一開始聽到媽媽自述乳頭受傷,會懷疑是寶寶含乳不佳 所以沒吃到奶在抗議、乳汁也沒完全移出
但寶寶體重增加很好,所以不是沒吃到,媽媽也有奶量
所以反過來,反倒是寶寶可能是因為習慣了一開始的大流量
當吸吮到中後斷,流速變小便開始抗議掙扎拉扯乳頭,導致媽媽乳頭受傷
建議媽媽在哺餵時可以輔助擠壓乳房,增加流速
但媽媽表示含上會疼痛,且從出生就如此,所以那時才會採瓶餵
這樣一來,還是得評估寶寶含乳問題
有時有些媽咪會表示寶寶含乳看起來上下唇都有外翻張大呈ㄑ字型啊~
但會疼痛表示有問題
這時就會指向寶寶口腔內部,通常就會是舌繫帶過緊(短)的狀況
所以建議媽媽去給兒科醫師評估剪舌繫帶
希望可以改善含乳疼痛的問題
但另一方面,媽媽不是沒奶,而是過度擠乳
媽媽所說的硬塊也不是阻塞,而是腫脹感
因為奶量流暢,不會不好擠
而是過度擠乳造成過度泌乳,奶量已超過寶寶需要,即便親餵後,乳房仍感充盈
建議媽媽漸進地減少擠奶量
也提醒媽媽在減少泌乳量達到供需平衡的過程中,寶寶可能會抗議
但如果同時改善寶寶舌繫帶問題,也許寶寶吸吮也會更好
紐曼醫師曾說,通常靠著奶量流速在喝奶的寶寶,常有舌繫帶問題
那也是還好媽媽有奶量,不然寶寶就餓到了
但也因為有奶量,所以無法及時發現寶寶舌繫帶問題,導致含乳乳頭疼痛
至於泌乳師表姊我就不想評論了
但這位媽媽是一個很典型的狀況
在一個非良性的循環當中加上錯誤的資訊
所以評估哺乳狀況真的不是那麼容易
如果幫媽媽擠奶(疏通乳腺)就可以讓媽媽順利哺乳那就好囉
但實情是這是很傷神的一件工作啊!!
這位媽媽,是因為參加母乳支持聚會,而剛好人數不多,可以這樣幾乎是一對一的諮詢協助媽媽找出問題癥結點
但參加聚會就是多一個獲得幫助的機會
而我們身為義工身為講師的,也因此獲得了經驗的增長
付出與給予從來就是一個好的循環
(此個案部分處理也謝謝協會義工兆真的分享回饋)
留言列表